前 言
在融合出版的大趋势下,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源自电商平台及新兴交互式传播平台的内外夹击,使得传统图书出版渠道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利润逐步被侵蚀,来自市场的竞争促使着图书出版机构加快转型步伐、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当前,大部分出版社仍以纸书的出版和销售为主要业务,在无纸化成果物方面,采集到的可能只有图书的电子排版文件。那么,出版机构如何快速推出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新产品?可否在技术层面突破出版物多元发布的瓶颈?
“方正书畅协同编纂系统”支持对Word稿件的文档体例和语义进行智能分析后,自动形成结构化的XML文件,再结合高质量的版式模板实现图书的自动、快速、高质量排版,最终可同步输出PDF、ePub、Word、XML等多种格式的成品文件,从而实现图书的多元发布目的。
支持多格式成品文件
这项技术,可帮助出版社实现“纸电同步”,快速提升排版环节及多种类成品的制作效率,为出版机构的融合发展打下内容基础。
0
1
疫情下的一次实践
仅6天即完成《防护手册》多形态发布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发,一时间大家“谈毒色变”。战“疫”当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权威专家第一时间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内容,并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紧急编纂出版了《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一书。
《防护手册》多形态发布
编纂过程中,方正电子作为编辑发布的技术支持方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产品优势配合出版社编辑工作,采用方正书畅协同编纂系统助力编纂工作高效进行,为多渠道、多形态发布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借助方正书畅协同编纂系统“线上协同”的优势,《防护手册》实现了编辑、排版、校对、新媒体发布人员“互不见面”完成编纂的突破。
为将防疫知识更广泛地传达给大众,切实起到提高社会预防能力的作用,《防护手册》进行了多形态发布,包括网页版、微信版、图书原版PDF等;在方正新媒体发布及图书增值服务平台上,还增加了和防护手册配套的音视频、图片等资料相结合的一体化展示页面。
从大年初五(2020年1月29日)开始探讨编纂发布技术方案,到《防护手册》完成微信公众平台推文、网页版电子书、PDF在线阅读、增值服务等多渠道、多形态正式发布,仅用了6天时间。
0
2
教材出版的好助手
东财社的教材改版“变得轻松多了”
教育类图书历来是出版社的重要经济支柱。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中,教育类图书占比超过一半,比大众类图书和专业类图书两者相加的比重还要多。教育类图书的特点是资金投入大、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强,其编校出版过程较复杂,对编校质量要求较高。每年都有大量的教育类图书需进行再版或改版。
然而,在图书改版过程中,出版社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仍然比较原始:排版结果文件很难阅读,作者不能直接修改,所以有很大部分比例的图书修订内容是由作者在纸书上手写、粘贴纸片或另附纸书写;在排版环节,还会有大量的内容需要人工录排、整理,这为后续的编审、校对带来了错误隐患和额外的工作量。
智能化自动排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自2016年开始使用方正协同编纂系统后,教材改版就“变得轻松多了”:一方面,由于教材的版式每年变化不大,可做好模板,再通过协同编纂系统中的“自动排版引擎”在半小时内智能化地生成初排结果,大大提高了排版效率;另一方面,系统最终生成的成品中,额外提供一个与PDF内容一致、版式近似的Word文件,这个Word文件提供给作者进行内容改版“实在是太方便了”,这也为后续的数字化编审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0
3
样本提交无格式障碍
满足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出版物”新要求
2022年1月底,中国版本图书馆发布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调整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出版物样本范围和数量的通知》,对于出版物样本缴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22年2月开始,启动出版物数字版样本的线下缴送工作,所有图书均要缴送PDF版本,如果有ePub版本需另缴送ePub文件。
图书缴送要求
通知发布后,很多出版社都陷入了困扰。因为现在大部分图书采用方正书版(方正电子研制的一款专业的书刊排版软件,已有近40年历史)排版,该软件供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时基本使用PS文件。如果要得到满足中国版本图书馆要求的PDF文件,还需要后期加工制作,人力、物力都有一定成本。
而对于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这样的方正协同编纂系统的用户来说,这个新规定的提出并不会给出版社带来任何额外的工作。通过协同编纂系统生成的PDF文件和ePub文件,本身就满足通知的要求,可以直接提交使用。协同编纂系统可同时输出高、低精度的PDF文件,既可满足图书印制的要求,又可以供线上阅读使用,可谓“一举多得”。
基于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深入挖掘,方正书畅协同编纂系统在出版成品层面做出了“出版物多元发布”的新探索,取得了实践层面的新硕果。在此基础之上,对出版机构业态模式和管理机制上的推陈出新的支持,成为该系统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
?
往
期
推
荐
协同编纂场景 | 编辑人员如何运用智能技术提升“幸福感”?